纪检干部不是“冷面判官”,执纪监督也非“不食烟火”,在监督中关心、关爱同志是纪委监委别样视角的温度。疫情防控期间,我和同事代表延津县纪委监委督导检查时,在马庄乡石邱村发现了一位爱岗敬业、忠诚担当的驻村女书记,通过实地走访,记录下了她的战“疫”日常,在疫情防控的战壕里既通过监督发现问题,也通过监督竖起旗帜、吹响号角。
冷藏柜里的饺子——家的支持从未间断
2月13日晚上11点,县政府办公室的老王忙碌一天后,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,烧一壶热水,打开泡面,这是连续10多天的“规定动作”。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以来,妻子牛红岩这个县总工会驻村第一书记经常在家“失踪”,每次电话总是一句“忙”就匆匆挂掉了。“驻村女书记的丈夫不好当……”生气归生气,老王苦笑吐槽后,还是理解支持。泡面刚泡上,微信响了,以为有新的工作任务或紧急情况,老王赶紧拿起了手机。“老王,这些天确实有些忙,顾不上你太多,多理解、多支持,不要总吃泡面,冰箱里给你囤了些饺子……”原来,下午一点左右,牛红岩在村里疫情监测站值守12小时后,趁着换岗休息的时间,赶着回到家里给他包饺子,囤“口粮”。牛红岩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,顾不上吃一口,就匆匆返回工作岗位。看着满满一冷藏柜的饺子,“干好工作,无须挂念。”老王在手机屏幕上按下一句话发送给妻子,眼眶湿润了起来……
“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”疫情袭来,那些走在最前方、最美丽的“逆行者”背后,除了忠诚、守护,还有家的默默支持和付出,无需言辞雕琢,无需刻意为之。
诚挚真切的道歉——严的韧度从未消减
“实在对不住,您看您这么辛苦,我们家这口子还净给您添乱。唉,真不好意……”临近中午,一个中年男人被妻子一边数落、一边扯拽着袖子来到村口检测站点,向牛红岩和值班的村两委干部道歉。
原来早些时候,中年男子经过卡点时不配合检测检查,不听从劝说,言语颇为激动,还骑着车子、挥着拳头硬要闯卡出村。关键时刻,牛红岩及时上前拉住电动车,耐心安慰解释,硬是把他给阻拦住了。
“说不怕是假的,我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。可甭管咋样,严一点,咱老百姓安全,松一点,就可能造成损失。给处分是小,内心上总觉的不安……”回想刚才的场面,牛红岩心有余悸,却又更加坚定。其实,类似的情况每天都会发生,只有耐心再耐心、重复再重复的做思想工作,正如牛红岩讲到的那样“伸手不打笑脸人,遇到个别态度不好的群众,咱始终微笑劝说,群众总会理解支持的”。
胖嫂锅里的稀饭——亲的牵挂从未离开
下午4点,五保户老苏家里多了几箱方便面,还有新换洗的床单和被罩。“石邱村一共300多户1300多人,尤其是五保户苏进科、低保户苏永科,家里特别贫困,缺乏照顾,需要重点关注。”任驻村第一书记7个月来,牛红岩的村情小本本上记录的密密麻麻,村里的情况如数家珍。看到五保户家储存的米面不多了,她将村里执勤站点的方便面拿出来,用下乡生活补贴买了青菜、米面、电热毯等。“疫情本来就让大家够烦心的了,就当是咱自家的老人一样,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时生活好一些,心情舒畅一点”。晚上8点,石邱村的红印干菜店打烊关门,店主胖嫂熬着玉米糊稀饭蒸着馍,“这是给牛书记和村两委值班人员做的加餐,天天在简易房里住,吃方便面吃得嘴角上火”。由于离得近,这半个月来牛红岩工作的身影让胖嫂感动不已,“人心都是肉长的,人家辛辛苦苦为了咱石邱村的群众安全健康着想,没日没夜的,咱不能不知道好……”
晚上9点半,石邱村恢复了夜的平静,远远望去,村口检测站点依然忙碌,要为明天的防控工作提早做准备。牛红岩没有休息,拿着量杯,认真配比消毒液,整理出入登记册。微弱的灯光下,这位女书记的身影并不耀眼,却让我看到最清晰的倔强和温情。(陈思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