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喂,你好,我找一下之前核查返城信息的那个小姑娘,声音细细柔柔的。”一大早,新乡市红旗区的一位大娘就给街道办打来了电话。
“玉聪,又是找你的!”被喊到名字的姑娘匆匆起身接过电话。
“喂?您好。”
“姑娘,我也不知道你叫啥,就是想跟你说声‘谢谢’,多亏你的开导,我们家老头子总算不疑神疑鬼的了……”原来,玉聪在核查返新人员信息时了解到,年前大娘两口旅游回来后,大爷就忧心忡忡,总觉得家里到处都是“感染源”。知道大爷的担心和焦虑后,玉聪反复地开导劝解,直到大爷心头的石头落地。
连玉聪是红旗区文化街街道的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,看起来文文气气的,但干起工作来雷厉风行、利索仔细,除了日常的纪检监督工作,她还主动分担着一项重要的任务——电话调查统计辖区异地返新人员信息。一有时间,她便守在电话旁,成了防疫指挥部的临时“话务员”,一天打五六十个电话,有时甚至上百个。
“喂,您好,我是街道办防疫指挥部的工作人员,有几个问题想跟您核实一下,您从外地返新后到社区登记了么?最近有发热症状吗?……好的,请您做好自我防护,如果感到烦闷、紧张等不适状况时,可以随时和我联系,祝您身体健康。再见!”玉聪的声音温和而清晰,虽然电话那端的居民看不到,但她的脸上却始终保持着微笑。
从大年初一开始,玉聪便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,这个年,她过得很特殊也很有意义。虽然目前疫情逐渐稳定,但她没有一丝松懈和放松,“最近有一些居民从海南、厦门返回新乡,得赶紧确认下他们信息。”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数据信息,一有时间她就扒着名单一个一个地打电话:确认、登记、备注、汇总……一打往往就是两三个小时。忙碌的工作常常让她忘记时间、忘记吃饭,等全部核查完,她经常发现,自己举着电话的胳膊已经僵硬了。
随着企业逐渐复工复产,异地返新人员越来越多,她的电话也就越打越多。
“您好,昨天您说自己有些低热,现在还烧吗?”“您好,之前您说自己有些焦虑,现在心情有没有好一些?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说……”原来,在核查异地返乡人员信息时,细心的玉聪发现有些人过度紧张,总觉得自己会被传染了。每到这时,她就会耐心地开导劝解对方,并详细地备注下来,定期打“追踪”电话回访情况。
连玉聪说:“虽然要求统计的只是个人信息,但每个电话号码并不是冷冰的数字,面对一些特别焦虑的居民,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,给他们足够的信心和力量,是更人性化地为人民服务。”工作间隙,玉聪捧着杯子大口大口地喝着水,“我得多喝水,明天打电话声音才不会哑。”这个90后姑娘手握水杯笑眯眯地说。(王骁雄 孔伟昭)